1932年生於安徽,1949年定居台灣,山東青州人,戰後以國軍遺族子弟身份隻身來台,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後,便和同學組成「五月畫會」,以深具實驗性的作品和犀利的文筆,在1950年代後期掀起了戰後台灣最重要的「現代繪畫運動」;尤其他當時堅持的「抽象」與「水墨」,形成風潮,追隨者眾,對中國水墨的現代化,提出了具體的貢獻。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美術系主任、美國愛荷華大學與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大陸多所重點大學與美術學院的名譽教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研究所所長,現已退休,專心創作。

自14歲開始學習傳統國畫,大學二年級後轉為專心研究西洋近代繪畫及現代藝術理論,27歲時深感民族性及民族文化傳統之重要,一種使命感與責任心促使他為創建廿世紀中國繪畫的新傳統不遺餘力,給予國畫傳統中的皴法及「筆墨」一種新的意義,並倡導「革筆的命」的理論,這種畫國畫不一定要用筆的見解,當時雖受到批判,時至今日,他的理論已廣為海內外水墨畫家甚至史論家所接受,並形成一股潮流。

劉國松從古代的中國書法擷取養分,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讓書法即畫,書寫即美,既不受書法字形、字義的拘束,也不受繪畫形象、色彩的束縛,筆觸線條本身即為自足的美感,既富豐富的空間內涵,亦具多樣的肌理質感;抽去紙筋所造成的白色紋理,一如跳躍、裝飾的音符,隨時出現、穿插、蜿蜒於巨大的黑色主旋律之中,而意境仍存、情感仍在。

他在堅持「東方媒材」的理念下,開拓了水墨創作的多種可能;在他深具實驗性的創作歷程中,先後開發出「紙筋法」、「裱貼法」、「轉印法」、「噴霧法」、「紙拓法」、「水拓法」、「板拓法」、「滲墨法」、「漬墨法」……等等多元技法。

他的創作雖以抽象表現形式出發,但始終和社會脈動相結合。1968年底,隨著美國太空船阿波羅的飛越月球,有感於人類首次看到自己居住的地球照片,激發他展開波瀾壯闊的「太空畫系列」,將人間山水帶到宇宙風景、無垠太空之中,並散發淡淡鄉愁。

1980年代之後周遊中國著名山川,帶給劉國松創作上諸多的啟發與靈感,近年來發展的「西藏組曲」、「九寨溝系列」等系列作品,以創新技法表現壯麗的雪域山水以及豐富多變的波光色影,更達到追尋天人合一、物我相融、氣韻生動的高度境界。

劉國松的創作,打破了民初以來「國畫改革」由寫實入手的思維與路徑,吸收西方現代主義的抽象造形,融入中國古代水墨美學「虛實相生」的理念,以巨大的筆觸走勢,和多元技巧的靈活運用,創造出「中國現代水墨畫」的新風格,成為水墨傳統在當代創作最耀眼的台灣經驗。

1970年代劉國松應聘香港大學藝術系執教,將現代水墨的風氣帶到了香港,前後廿餘年培養後進無數。1983年代,他的個展首次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殊異的風格,震撼了整個中國畫壇,此後並巡迴各省展覽,引發巨大的迴響與學習,成為影響中國當代水墨創作最重要的藝術家。